發布日期:2025-09-12 14:45:00 來源:濟南城市建設集團
9月12日,隨著開挖直徑15.06米的“啟航號”盾構機掘進突破1626米,標志著由濟南城市建設集團投資建設、中鐵十四局集團承建的濟南航天大道黃河隧道工程南線隧道盾構掘進過半,跨黃隧道建設取得階段性進展。
濟南航天大道黃河隧道位于濟南高新區、新舊動能轉換起步區,是聯系遙墻國際機場和起步區的重要通道。隧道全長3888米,采用雙向6車道城市主干路技術標準,設計時速60公里。其中中鐵十四局負責的盾構段隧道長3252米,采用一臺15米級超大直徑泥水平衡盾構機“啟航號”進行施工,需要穿越黃河、兩岸大堤及淤背區,區間地層主要為粉質黏土、黏土、粉細砂及粉土,局部夾雜鈣質結核,盾構施工難度大。
面對復雜施工環境和地質挑戰,項目團隊量身定制了“啟航號”盾構機,對刀盤進行了適應性分析與設計,通過增大刀盤開口率、減少固定式刮刀、增加先行刀和切砼刀等舉措,提高排渣順暢度,增加掘進效率。同時針對廢漿處理難題,配置兩級篩分、濃縮絮凝、板式壓濾等泥漿處理設備,將廢漿處理能力提升到配置需求。
黃河濟南段為地上懸河,隧道穿越河段水位常高于城市地表4-5米,防洪水位則高于城市地表10.12米,在穿越黃河及兩岸大堤時,盾構施工沉降要求控制嚴。在穿越東岸大堤前,項目團隊進行了全方位勘察,對大堤及沿線重要構筑物開展系統性調查,精準采集并梳理基礎數據,為施工提供可靠依據。施工過程中,依托信息化監測系統實時跟蹤環境變化,并采用微擾動掘進工藝,最大限度降低盾構施工對周邊土體的擾動,守護大堤安全。
目前,“啟航號”盾構機成功攻克淺覆土始發、穿越黃河東岸大堤等技術難題,掘進至黃河水域段中心區域,實現了平穩掘進的目標。
項目建成后,將進一步完善黃河兩岸城市路網體系,強化城市快速路與周邊高速公路、重要交通樞紐的無縫銜接,對推動濟南新舊動能轉換起步區建設、促進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